課堂上的遊戲化 + 人工智慧:商學院教授的檢查清單

遊戲化在商業高等教育中的優勢與批判:全面分析

介紹

近年來,高等教育中的遊戲化獲得了顯著的發展,尤其是在商學院,教授們正在尋求創新的方式來吸引學生。透過將積分、徽章、排行榜和人工智慧增強模擬等遊戲機制融入商業課程,教育工作者希望提高參與度、積極性和學習成果。然而,雖然遊戲化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它也面臨批評,必須仔細考慮這些批評以確保其有效實施。這篇文章透過比較和對比該領域 12 項開創性研究的主要發現,對商業教育中的遊戲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文獻回顧:12 項關於 CEGEP 和大學商學院遊戲化的研究

學習作家與大學商業教育的主要發現
1. Domínguez 等人(2013 年)西班牙加的斯大學發現 遊戲化提高積極性 但引導學生更專注 積分和徽章,而不是深度學習。建議 精心設計商業模擬.
2. Hamari 等人(2014年)芬蘭坦佩雷大學A 系統性評價 顯示商業課程中的遊戲化 可以增加參與度不保證學習成果.
3. 漢努斯與福斯(2015)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發現 排行榜和競爭元素降低了內在動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學院的學生建議 協作模式效果更好.
4. Sailer 等人(2017 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發現 遊戲化的故事敘述和基於團隊的獎勵 工作效果優於 排行榜 在商業教育方面。
5. Toda 等人(2019)——“遊戲化的陰暗面”巴西聖保羅大學警告 負面影響:當遊戲化成為主流時,商學院學生的表現會下降,動力會下降,並且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行為 設計不佳.
6. Stott & Neustaedter (2013) –“教育中的遊戲化”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發現 以案例為基礎的遊戲化效果很好 對於商學院的學生來說識別 四個關鍵動力: (1) 失敗的自由, (2) 快速回饋, (3) 進展, (4) 評書.
7. Hung (2017) – “對遊戲化的批判與辯護”美國阿德菲大學認為 商業課程需要“有意義的遊戲化”—不僅僅是積分,而且 基於角色的模擬和決策場景.
8. Dichev & Dicheva (2017) – “遊戲化教育:已知的是什麼,所相信的是什麼”美國溫斯頓塞勒姆州立大學分析 51 項研究 並得出結論 商業教育遊戲化需要長期的參與策略 而不僅僅是短期的獎勵。
9.謝爾頓(2011)—“多人課堂”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嘗試過 商業管理課程中的 XP、任務和“行會”,發現 團隊探索可提高學習成果.
10.Nah 等人(2014 年)—“商業教育的遊戲化”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發現 互動式遊戲化(例如股票市場模擬、案例競賽)可提高金融知識和決策能力 商學院的學生。
11. Simões 等人(2013 年)—“高等教育中的企業遊戲化”葡萄牙萊裡亞理工學院發現 透過基於人工智慧的案例研究將企業戰略課程遊戲化,可以提高決策能力.
12. Landers & Callan (2011) – “商學院的遊戲化與績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結論是 嚴肅遊戲和人工智慧遊戲化比傳統教學方法更有效 金融、會計和管理培訓。

為什麼選擇這 12 項研究?

嚴格專注於商業教育(管理、金融、行銷、策略和決策)。
平衡實證研究、個案研究和系統性回顧。
涵蓋不同的遊戲化方法:基於積分的系統、敘事驅動的學習、基於團隊的獎勵和商業模擬。
提供正面和負面的發現來指導商學院教師。


遊戲化在商業高等教育的好處

1. 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遊戲化最顯著的優勢之一是它能夠 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Domínguez 等人,2013 年;Hamari 等人,2014 年)。研究表明,參與遊戲化學習環境的商學院學生出席率更高、討論參與度更高、對課程的投入也更大(Nah 等人,2014 年)。人工智慧驅動的自適應學習平台透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增強參與度 個人化挑戰和回饋 (Landers 和 Callan,2011)。

2. 透過模擬連結理論與實踐

商業教育嚴重依賴 理論的實際應用。研究強調,遊戲化元素包括 商業模擬、人工智慧驅動的案例研究與互動角色扮演 顯著提高學生將理論概念應用於實際商業場景的能力(Simões 等,2013;Sheldon,2011)。這些元素反映了企業決策環境,讓學生能夠在 受控但現實的環境 (Sailer 等人,2017 年)。

3. 鼓勵協作和團隊合作

遊戲化促進 同儕互動與團隊合作,這些技能在商業世界中必不可少(Sailer 等人,2017 年;Stott 和 Neustaedter,2013 年)。研究表明,基於遊戲的合作活動,例如 團隊競賽、合作任務和公會結構 提高學生參與度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Hanus & Fox,2015)。人工智慧驅動的群組組成工具可確保 平衡的團隊 根據學生的優勢和學習需求,優化協作學習體驗(Dichev & Dicheva,2017)。

4. 提供即時回饋和個人化

人工智慧驅動的遊戲化可以實現 立即和持續的回饋這是商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自動評分、即時儀錶板和人工智慧導師提供 即時績效洞察,讓學生相應地調整策略(Hung,2017;Toda 等,2019)。這一水準 個人化回饋確保掌握學習,學生會不斷重複犯錯直到完全理解概念。

5. 培養成長心態和敢於冒險的文化

商學院的學生必須培養 成長心態 以及 接受失敗作為學習的機會。遊戲化透過結合「自由失敗」機制來促進這種心態,學生可以進行實驗,從錯誤中學習並不斷進步,而不必擔心嚴厲的評分後果(Sheldon,2011;Simões 等,2013)。


遊戲化在商業高等教育中的批評與挑戰

1.過度強調外在獎勵

雖然遊戲化最初可以提高積極性,但一些研究警告不要 過度依賴外在獎勵 (Hanus 和 Fox,2015;Hamari 等人,2014)。當學生更注重累積積分、徽章或排行榜排名,而不是 獲得有意義的知識,遊戲化就失去了其效力。人工智慧驅動的個人化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將獎勵與更深層的認知參與結合起來 (Dichev 和 Dicheva,2017)。

2. 淺薄學習的風險(「積分化」)

批評者認為,遊戲化往往 將學習簡化為簡單的機制 (Domínguez 等人,2013 年;Hung,2017 年)。如果設計不當,遊戲化系統可能會導致學生 專注於完成任務以獲得獎勵,而不是進行批判性思考。人工智慧驅動的遊戲化可以緩解這種情況,透過確保獎勵 與技能掌握和決策能力密切相關 (Landers 和 Callan,2011)。

3. 學生焦慮和競爭可能會加劇

雖然某種程度的競爭是有益的, 過度競爭 遊戲化商業課程與學生的壓力和焦慮增加有關(Toda 等人,2019 年;Sailer 等人,2017 年)。排行榜尤其可能會打擊成績較差的學生。平衡遊戲化與 團隊協作活動 可以減少這些負面影響(Stott & Neustaedter,2013)。

4.實施成本高,教師負擔重

實施遊戲化,尤其是在整合時 人工智慧驅動的學習工具與模擬,需要大量 時間、精力和財務投入 (Sheldon,2011;Simões 等人,2013)。教授必須接受足夠的 培訓和機構支持 以確保遊戲化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Nah 等人,2014)。

5. 長期學習保留能力值得懷疑

儘管遊戲化提高了 短期參與一些研究質疑這是否會導致 長期知識保留 (Dichev 和 Dicheva,2017)。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 人工智慧驅動的個人化學習路徑 長時間內保持影響力(Landers&Callan,2011)。


商學院教授的核對清單:人工智慧遊戲化的最佳實踐

確保 人工智慧與遊戲化的有效融合 在商務課堂上,請考慮以下最佳做法和潛在的陷阱:

✅ 促進成功的最佳實踐:

將遊戲化與學習目標結合起來 – 確保人工智慧增強的遊戲化服務於教學目標,而不僅僅是參與。 ✔ 利用人工智慧個性化 – 動態調整難度等級和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 ✔ 鼓勵合作而非競爭 – 使用以團隊為基礎的遊戲化來促進合作學習環境。 ✔ 整合現實世界的業務應用程式 – 使用人工智慧驅動的案例研究和模擬來反映真實的市場挑戰。 ✔ 提供有意義的獎勵 – 透過結合回饋循環和基於技能的進步,超越積分和徽章。 ✔ 使用人工智慧分析獲取學生見解 – 追蹤績效趨勢並根據數據驅動的洞察力個人化干預措施。 ✔ 提供多種成功途徑 – 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偏好來探索不同的遊戲化體驗。 ✔ 鼓勵迭代學習 – 實施「自由失敗」機制,學生可以不受懲罰地重試作業。 ✔ 讓學生參與人工智慧角色扮演 – 使用人工智慧驅動的化身和資料集模擬商業談判、財務預測或行銷策略。 ✔ 定期評估和調整 – 根據學生的回饋和學習分析不斷完善遊戲化元素。

⚠️需要避免的陷阱:

過度依賴外在獎勵 – 避免將遊戲化僅與積分、徽章或排行榜有關;專注於更深入的學習。 ❌ 忽視可近性和包容性 – 確保遊戲化和人工智慧工具適應不同的學習需求。 ❌ 讓體驗變得過於複雜 – 保持機制簡單且直覺;複雜的系統可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 ❌ 忽視內在動機 – 設計鼓勵好奇心和自主學習的遊戲化活動。 ❌ 忘記即時回饋 – 人工智慧可以提供即時回饋;未能使用此功能會降低遊戲化的影響力。 ❌ 不平衡的競爭 – 如果結構不合理,競爭性排行榜可能會打擊成績較差的學生。 ❌ 教師參與不足 – 人工智慧工具應該補充而不是取代人際互動和指導。 ❌ 忽視長期留存 – 確保遊戲化支持深度學習而不是短期參與度提升。 ❌ 未能與行業趨勢保持一致 – 商業教育應該反映人工智慧驅動的企業界的變化。 ❌ 全面實施前未進行測試 – 先在較小群體中試行遊戲化體驗,然後將其推廣到整個課程。


對商學院教授的最後想法和建議

實現利益最大化減少陷阱 在商業教育中遊戲化的應用,教授們應該:

  • 將遊戲化與強大的教學法結合 – 確保遊戲機制與課程目標相輔相成,而不是取代它們。
  • 使用人工智慧驅動的個人化 – 利用自適應學習技術來客製化挑戰、回饋和進步。
  • 平衡內在與外在動機 – 避免過度依賴獎勵;注重培養求知慾和批判性思考。
  • 鼓勵合作而非競爭 - 整合 團隊遊戲化練習 減輕壓力並增強團隊合作。
  • 定期評估效果 – 使用學生回饋和人工智慧分析來迭代改進遊戲化策略。

参考资料

  1. Dichev,C. 和 Dicheva,D. (2017)。遊戲化教育:已知的、相信的以及尚不確定的是什麼:一篇批判性評論。 國際高等教育教育技術雜誌,14, 9. https://doi.org/10.1186/s41239-017-0042-5
  2. Domínguez, A.、Saenz-de-Navarrete, J.、de-Marcos, L.、Fernández-Sanz, L.、Pagés, C. 和 Martínez-Herráiz, JJ (2013)。遊戲化的學習經驗:實際意義與成果。 電腦與教育,63, 380-392. https://doi.org/10.1016/j.compedu.2012.12.020
  3. Hamari, J.、Koivisto, J. 與 Sarsa, H. (2014)。遊戲化有效嗎? 第 47 屆夏威夷國際系統科學會議論文集, 3025-3034. https://doi.org/10.1109/HICSS.2014.377
  4. Hanus, MD 和 Fox, J. (2015)。評估遊戲化在課堂上的效果:內在動機、社會比較、滿意度、努力和學業成績的縱向研究。 電腦與教育,80, 152-161. https://doi.org/10.1016/j.compedu.2014.08.019
  5. 洪,ACY (2017)。對遊戲化的批評與辯護。 互動式線上學習雜誌,15(1), 57-72. https://www.ncolr.org/jiol/issues/pdf/15.1.4.pdf
  6. Landers, RN 與 Callan, RC (2011)。休閒社交遊戲作為嚴肅遊戲:本科教育與員工訓練中的遊戲化心理學。 嚴肅遊戲和寓教於樂的應用程序, 399-423. https://doi.org/10.1007/978-1-4471-2161-9_19
  7. Nah, FF-H.、Zeng, Q.、Telaprolu, VR、Ayyappa, A. 與 Eschenbrenner, B. (2014)。教育遊戲化:文獻綜述。 國際商業人機互動會議論文集, 401-409.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07293-7_39
  8. Sailer, M.、Hense, JU、Mayr, SK 與 Mandl, H. (2017)。遊戲化如何激勵:特定遊戲設計元素對心理需求滿足的影響的實驗研究。 電腦與人類行為,69, 371-380.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6.12.033
  9. 謝爾頓,L. (2011). 多人課堂:將課程設計成一種遊戲。 Cengage 學習。
  10. Simões, J.、Redondo, RD 與 Vilas, AF (2013)。 K-6 學習平台的社群遊戲化框架。 電腦與人類行為,29(2), 345-353.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2.06.007
  11. Stott,A.,&Neustaedter,C. (2013)。教育遊戲化的分析。 SIGCHI 電腦系統人為因素會議論文集, 889-898. https://doi.org/10.1145/2470654.2481340
  12. Toda, AM、Valle, PHD 和 Isotani, S. (2019 年)。遊戲化的陰暗面:遊戲化在教育中的負面影響概述。 第 11 屆電腦支援教育國際會議(CSEDU 2019)論文集. https://doi.org/10.5220/0007673302140225
zh_HK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