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敏捷项目管理

專案管理歷史

摘要:關於專案管理的人工智慧導向文章。

專案管理通常被認為是一門現代學科,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專案管理的發展受到大規模努力、科學管理以及專業工具和技術發展的影響。主要里程碑包括金字塔和長城的建造、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甘特引入科學管理、20世紀50年代關鍵路徑法(CPM)和項目評估和審查技術(PERT)的創建以及建立正式的項目管理機構,如專案管理協會(PMI)。如今,專案管理被認為是跨行業的重要學科,隨著技術和管理實踐的進步而不斷發展。

專案管理 TikTok 講解員

專案管理簡史:

古代基礎: 從本質上講,專案管理自古代文明開展重大專案以來就一直在實踐。吉薩金字塔、中國長城和羅馬競技場的建造是早期專案管理的典型例子。這些龐大的工程需要周詳的規劃、資源配置、勞動力管理和後勤協調,這些都是現代專案管理的標誌。儘管這些時期的文獻很少,但很明顯,古代工程師和建築師採用系統方法來管理他們的項目,實際上充當了第一批專案經理的角色。

19世紀的發展: 受大型工業和政府專案複雜性的推動,專案管理作為一門獨特學科的正式化始於 19 世紀末。 1860 年代的美國橫貫大陸鐵路是一個關鍵時刻。該專案需要協調數千名工人和大量資源,從而導致了早期管理方法的發展。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引入了科學管理,它後來成為現代專案管理的基礎。泰勒的時間和運動研究著重於透過分析工作流程和優化任務來提高效率。他的同事亨利·甘特(Henry Gantt,1861-1919 年)透過創建甘特圖進一步推進了這些想法,甘特圖是一種視覺化工具,至今仍是專案管理的基礎。甘特圖使管理人員能夠追蹤進度、分配資源並識別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從而更輕鬆地規劃和控制複雜的專案。

20 世紀中葉:現代專案管理的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管理日益複雜的專案的需要,20 世紀中葉見證了現代專案管理的誕生。美國海軍北極星飛彈計畫的發展導致了 1958 年計畫評估和審查技術 (PERT) 的創建。 。

大約在同一時間,杜邦公司開發了關鍵路徑方法 (CPM),用於管理工廠維護專案。 CPM 引入了一種確定性的專案排程方法,重點在於確定決定專案總持續時間的關鍵任務的順序。 PERT 和 CPM 都成為專案管理的基礎工具,使管理人員能夠控制專案時間表並更有效地分配資源。

1960 年代至 1980 年代:制度化與技術進步: 1960年代,專案管理的概念開始在各行業廣受認可。專案管理協會 (PMI) 成立於 1969 年,標誌著該學科專業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PMI 推出了專案管理知識體系 (PMBOK),這是一個標準化專案管理實務和術語的綜合指南。

20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顯著技術進步進一步改變了專案管理。個人電腦和專案管理軟體的引入使管理人員能夠處理日益複雜的資料和專案細節。 Microsoft Project 等工具開始流行,可以建立詳細的專案進度表、資源規劃和成本估算。

在此期間,出現了新的方法論,包括工作分解結構(WBS)和限制理論(TOC),前者提供了組織專案任務的層次框架,後者專注於識別和管理最關鍵的專案限制。

20 世紀 90 年代至今:敏捷與全球化的興起: 1990 年代,新的專案管理方法興起,特別是在軟體開發行業。敏捷專案管理強調靈活性、協作和迭代開發,作為對傳統線性專案管理方法限制的回應而受到歡迎。 Scrum 和極限編程 (XP) 等框架已廣泛採用,尤其是在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中。

全球化和網路的出現也改變了 20 世紀末和 21 世紀初的專案管理。專案變得更加複雜,通常涉及分佈在不同地點和時區的團隊。這種轉變需要開發新的工具和技術來管理地理分散的團隊之間的溝通、協作和協調。

近年來,專案管理不斷發展,自下而上的規劃、敏捷方法論和數據驅動的決策等趨勢越來越普遍。重點已轉向實現專案成果和業務目標之間的策略協調,確保專案不僅提供產出,而且提供實際的效益。

回顧: 專案管理的歷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故事,其驅動力是管理更複雜和雄心勃勃的專案的需求。從古代奇蹟的建造到現代技術奇蹟的發展,專案管理在將想法變為現實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該學科不斷發展並適應新的挑戰,它仍然是組織在日益複雜和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努力實現其目標的重要工具。

资料来源

西摩,T. 和侯賽因,S. (2014)。專案管理的歷史。 國際管理與資訊系統期刊(線上)18(4), 233-24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ject_management

zh_HKChinese